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推进“课程思政”建设,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育人新模式,5月13日材料物理与化学系组织召开“党建立‘材’•铸魂育人—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法会议”。会议聚焦课程思政提质增效路径,通过专家指导、经验分享、专题研讨等形式,为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凝聚智慧。
学院副院长李福平全程指导会议,针对材料类专业课程“概念多、理论深”的特点,创新性地提出“四维驱动”课程思政实施方案。他以《材料科学基础》为例,强调要以“工程案例牵引”贯通学科前沿与家国情怀,以“院校特色精神挖掘”厚植红色基因,以“科学名人引领”传承科学家精神,以“学生主体参与”激发使命担当,将价值塑造深度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全过程。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葛利玲指出,课程思政需“因课施策、因章取材”,通过挖掘“身边人、身边事”的鲜活案例实现案例的持续改进;杨君刚则强调思政元素应“润物无声”,在师生互动中实现“入脑入心入行”的育人效果。
会上,系内教师积极践行“党建+教学”融合机制。李波老师以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为例,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“材料失效分析”等专业案例,自然融入质量强国、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;任洋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,课程思政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行业使命感。与会教师围绕“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”、“思政元素评价体系”等展开热烈讨论,形成“支部牵头、党员带头、全员参与”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。
本次会议是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践行党建引领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。通过构建“党委统筹、支部推进、课程承载、教师示范”的思政育人体系,全系将推动形成“门门有思政、人人重育人”的良好生态,为培养具有“材料报国”情怀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注入红色动能。


